close




 


1857 年,英國小說家喬治·埃利奧特(George Eliot)寫道:“動物是多好的夥伴啊!它們從不提要求,更不會批評我們。”因此,對于動物有可能在疾病治療中提供幫助,我們絲毫不感到驚訝。不管是作為寵物還是“治療者”,動物真的對我們的心理或生理健康有好處嗎?

很多網站聲稱動物輔助療法效果顯著。但數據能支持他們的說法嗎?

很多人都喜歡動物,據美國寵物產品制造商協會統計,大約63% 的美國家庭養了至少一只寵物。某些研究(但並非所有)認為,飼養寵物的人生活更快樂。另外,美國馬裏蘭護理學院的埃麗卡·弗裏德曼(Erika Friedmann)及同事證明,在心臟病患者中,飼養寵物的人生存期要比其他人長一年。

這類研究很有趣,也可能很重要,但很難得到解釋。因為除了養寵物與否,人與人之間還存在著很多差異,而且其影響也無法測量。例如,養寵物的人之所以相對不易患心臟病,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善于心理調節,也可能是因為飲食更健康,負面情緒較少。

釋放壓力

為了闡明寵物和人類健康的潛在關係,研究人員必須開展試驗,隨機指定一些人在實驗室或家裏飼養寵物,另一些人則不養。

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的心理學家卡倫· 艾倫(Karen Allen) 和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詹姆斯·布拉什科維奇(James Blascovich)等人證明,在高難度心算之類讓人感覺到壓力的任務中,有寵物相伴能有效預防參與者血壓升高。相反,朋友相伴卻起不到這種作用。艾倫的工作還顯示,對于那些壓力巨大、患有高血壓的股票經紀人來說,測試結束時,隨機分到一只寵物狗或貓的人,血壓比其他人血壓要低。這些研究表明,寵物可以降低血壓,緩解壓力,但還無法解釋原因。他們也不清楚,幸運符或可愛洋娃娃之類其他刺激手段是否能夠起到類似的效果。

很少有人懷疑寵物可以給人安慰,尤其在緊張和孤獨的時候。但動物輔助療法(animal-assisted therapy,AAT)的實際功效還存在爭議。AAT 是指使用動物本身作為治療手段,或者作為現有療法(比如心理療法)的補充。馬、狗、貓、兔、鳥、魚、豚鼠,以及最廣為人知的海豚都可用于AAT——多得簡直可以組成一個動物園。目前,AAT 已經應用于多種心理問題,包括精神分裂症、抑鬱症、焦慮症、進食障礙、注意缺陷多動障礙、自閉症以及多種發育障礙等等。

20 世紀60 年代,由于美國葉史瓦大學(Yeshiva University)的心理學家鮑裏斯·萊溫松(Boris Levinson) 的大力推廣,AAT的應用似乎已經相當普遍。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蘇珊·S·賴斯(Susan S.Rice)及同事在1973 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,美國心理學會(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)21% 的心理醫師都有讓動物參與治療的經歷。但我們尚不清楚35 年來,該比例是否有變化。


 


資料來源 _ 環球科學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貝麻 的頭像
    貝麻

    貝貝寵物部落 @ 狗言狗語 狗笑話

    貝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